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第9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22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我们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为深入宣传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理念,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推进普遍开展宪法教育,2022年12月7日上午,公共基础部全体党员教师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参加了本次活动,共同学习了《2022年“宪法宣传周”“法治五进”宣讲稿》。
公共基础部党总支书记阿布来提·阿布拉同志强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具有确认功能,确认国家权力的归属,确认经济基础,确认法制统一原则,确认社会共同体的基本价值目标;宪法对民主制度和人权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宪法一方面是一种授权法,确立合理地授予国家权力的原则和程序,使国家权力的运行具有合宪性;另一方面,宪法又是限权法,规定限制国家权力行使的原则与程序,确定所有公权力活动的界限;宪法还为在实现确认、保障、限制的同时,建立社会和谐稳定提供统一的思想基础。
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对于高校而言,有利于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一切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是凝聚着我国人民的基本共识和基本价值观。宪法教育能让大学生更清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掌握我们国家制定的规则和社会秩序。宪法是法治的基础和核心所在,我国所有的法律的来源和基础就是宪法。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前提是习得一定的法律知识,而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法律体系,法律条文浩瀚如海,对大学生来说,法治意识的培育和法治思维的养成并不是要通达每一部法律,知晓每一条法律规定,而是要懂得法律条文背后蕴含的理性价值和法治精神。我们要从法律的基础和来源入手,这就是宪法。
加强大学生宪法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和法治思维的养成。对大学生进行宪法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之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当今时代对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追求,是大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奋发有为的价值基础。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我国宪法经过几次修订完善,现行宪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大量相符合的内容,它容纳了平等、公平、正义、诚信、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精神,确立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最高地位。
通过此次活动,我部全体党员教职工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学习和实践,通过结合我国国情和宪法知识,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树立起宪法至上的清醒认识。作为高校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引入各类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发展、贴近国家国情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宪法精神和树立起大学生的法治信仰,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宪法教育的实效性。不断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切实将“服务育人”目标任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孔娜
审核:麻振旭